集成电路产业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一大批集成电路企业在合肥异军突起,为相关领域发展解决了“卡脖子”工程。去年,合肥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战新产业集群。当前,全市正围绕“合肥芯”“合肥产”“合肥用”的全链条,培育新动能,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在合肥,一大批战新产业正蓬勃发展,熠熠生辉。

【从无到有】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实现惊人“撑杆跳”

如果说CPU(中央处理器)是一台计算机的心脏,那么功率半导体就是电机控制器和逆变系统的心脏,以它为核心的电力电子器件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光伏、风电、轨道交通等领域,渗透进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位于高新区明珠产业园内的合肥中恒微半导体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业致力于功率半导体模块设计、制造与系统应用的高科技企业。在多芯片产品打破国外垄断的同时,目前,这家企业正加快布局产业链的上游。

打破垄断,填补空白,合肥集成电路从发展之初就使命巨大。目前,在图像传感器方面,低速图像传感器芯片已实现国产,但高速的基本还是要依赖进口。位于高新区天元路上的合肥海图微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端、高速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研发和销售的高科技公司。

该企业自主设计开发的国内首款高速CMOS芯片,已成功完成流片,可实现880万像素、2000fps的高帧率,解决了国内高速图像传感器芯片被“卡脖子”问题。接下来,这家公司还将不断研发高端的高速图像传感器产品,真正实现高速图像传感器芯片国产自主化,解除高速图像传感器之“芯”痛。

作为安徽省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发展基地,近年来,合肥高新区坚持把集成电路产业作为首位产业进行培育,通过构建生态圈、创新产业链,实现了集成电路产业在全国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目前,高新区已经拥有集成电路企业205家。

当前,合肥已拥有集成电路企业近300家,从业人员超过2.3万人,初步形成了研发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第三方服务平台等全产业链格局。一批国内外龙头企业先后落户,合肥已成为全国少数几个拥有涵盖上下游完整产业链的城市之一。集成电路的发展轨迹,也折射出了全市战新产业发展上“撑杆跳”的实力。

【聚沙成塔】

形成合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合肥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起步较晚,可谓“白手起家”,但短短数年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有到优。秘密在哪里?业内专家表示,合肥市对于集成电路产业的顶层设计、抢先布局,是如今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得以“弯道超车”的关键。

2018年12月,合肥“芯火”双创基地(平台)获得工信部批准建设。这一平台以集成电路技术为核心,建立了“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的产业生态体系,不断增强中小型企业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在该平台副主任朱治国看来,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发展,需要一大批企业“聚沙成塔”。

其实,在合肥亮眼的战新产业不仅有集成电路。去年下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中,合肥市除了有集成电路集群上榜之外,还有新型显示和人工智能这两个产业集群。来自合肥市发改委的消息显示,截至今年5月中旬,3个集群集聚企业近1000家,全产业链产值超2100亿元。

其中,新型显示器件集群已集聚企业90家,实现了“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是国内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完善、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产业集群。人工智能集群已集聚企业571家,初步构建了从基础应用技术、底层硬件、数据计算到智能终端及行业应用的全产业生态体系。

2019年,全市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15.2%,占规上工业比重52.6%。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因为“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连续3年获得国务院办公厅的激励通报。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的不利影响,合肥市战新产业发展的脚步却并未停滞。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全市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6.2%,占全市工业49.2%。七大省级战新产业基地产值增长10.5%,其中集成电路增长了13.5%。

【产业支撑】

引进高层次人才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产业要加快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至关重要,而配套的人才供给能否跟得上则关乎发展的可持续性。智能制造最不可缺的就是“创新风暴”。而创新需要不断的技术投入,在人才方面的投入就更不可或缺。调查显示,合肥市目前拥有集成电路产业高层次人才超过了1000人。

半导体联盟消息,2020年9月4日,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参加了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发展对接会。他在合肥开办的企业——芯思原微电子有限公司第一年营业额超过2000万元,第二年超过4000万元。“我们每年都会从中国科大、合工大和安大等高校中定向引进人才。”合肥的人才培养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

从毕业时无处可去,到现在被猎头疯狂争抢,如今,集成电路人才彻底火了。目前,全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人才缺口较大,各地都在加大力度引进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合肥市集成电路企业造成了冲击。应势而为,今年7月,《合肥市加快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队伍发展的若干政策》对外发布。

企业从合肥市以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最高奖补50万元;3年内按实缴个税地方留成部分等额补贴;租房补贴年限从三年延长至五年;部分人才职称评审可开通绿色通道……若干政策的出台,给集成电路人才的培养和集聚,注入了“强心剂”。未来三年,合肥市还计划引进集成电路产业高层次人才630人。

可以预见的是,在“链长制”的推动下,随着更强顶层设计的谋划,更多支持政策的出台,更多人才的加快培育和汇聚,将让集成电路产业在合肥形成更大的“芯优势、芯动能”。以集成电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战新产业,将在合肥更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