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日前在合肥举行,会上“集成电路创业投资服务联盟”正式成立,并落户合肥高新区。该联盟是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下,由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和盈富泰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集成电路领域全国性服务平台。
据了解,目前,合肥高新区拥有1980亩半导体配套产业园,集成电路企业170余家,其中设计类企业130余家,IC设计产业增速位居全国前列,有ICC集成电路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和人才培育等多个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设备材料、研发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产业链完善,助力建设“核心技术—领军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内生发展之路。联盟落地后,将有力助推集成电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也将推动合肥高新区升级打造更齐全的综合配套、更完善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
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
其实,早在2013年,合肥高新区就在合肥市率先出台了集成电路产业专项政策,坚持把集成电路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来进行培育,通过构建生态圈、创新产业链,实现了集成电路产业在全国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
全球IP龙头英国ARM、EDA工具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Synopsys、光罩巨擘美国福尼克斯光罩,以及国内车载系统芯片市场占有率超70%的杰发科技、国内排名前两名的设计服务企业上海芯原和上海灿芯、IC设计全球排名第三的台湾联发科技、台湾第二大设计企业群联电子等一批优质项目近年来纷纷入驻合肥高新区。优质项目的加速集聚,为合肥市集成电路挺进全国前五奠定了基础、夯实了保障、注入了动力。目前,合肥高新区已经形成集成电路产业从设计到制造到封装到测试全环节,涵盖EDA工具、IP、设备、人才培养等各领域的完整产业链。2018年,合肥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产值超280亿元,同比增长超19%。
与此同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合肥高新区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截止到目前,园区集成电路产业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6个、省级创新平台23个,发明专利授权306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1个。创新引领、技术驱动成为合肥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另外,合肥高新区始终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共性问题的解决放在首位,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实现产业和企业的良性发展。由合肥高新区投资建设的合肥市集成电路验证分析服务ICC平台,累计投入达6000万元,已为企业提供EDA工具、硬件测试、人才培训、IP及MPW等服务。在载体建设上,合肥高新区规划建设了面积达1970亩的半导体配套产业园,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各项公共服务供给优质齐全。
因地制宜追求卓越
合肥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这么大的规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园区认识到位、组织到位、部署到位,“建机构、明方向、搭平台、连市场”,各项工作开展有条不紊。
建机构。合肥高新区对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视首先体现在组织和机构保障上,专门成立了半导体投资促进局,负责集成电路产业的规划、项目招引、落地服务,从园区范围内精选了对集成电路产业兴趣浓、研究深、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机构中去。半导体投资促进局成立以来,合肥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质增速效果明显。
明方向。集成电路产业涉及到的产业链环节多,各环节既相辅相成又具有各自不同的鲜明特点,在认真分析产业特点和国内以及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合肥高新区决定在完善全产业链的同时,把主攻方向放在集成电路设计环节上。原因是合肥高新区具有发展设计企业的历史基础,台湾联发科技从2003年入驻园区,中国电科三十八所一直深耕在合肥高新区,合肥高新区是合肥市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起步最早的区域,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相对较为熟悉和擅长。同时,合肥高新区的高端人才储备丰富,环境优美,具有吸引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前来投资兴业的必备条件。
搭平台。在产业集聚平台建设上,合肥高新区2015年在创新产业园拿出一栋楼建设合肥市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是合肥市集成电路企业最早的集群区域,2017年又规划建设了面积接近2000亩的半导体配套产业园;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上,投资近6000万元建设合肥市验证分析公共服务ICC平台,并引进了上海芯原、上海灿芯、上海聚跃检测等设计服务企业为园区内集成电路企业提供基础性共性服务,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上,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合肥市最早出台了集成电路专项扶持政策,对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企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连市场。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的发展只有紧盯市场,才能取得持续稳定发展,合肥高新区把建立集成电路企业和市场的有效衔接作为产业长效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是围绕合肥市整体产业布局,帮助园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做好与长鑫、力晶等制造企业的对接,围绕制造企业需求开展业务,合肥高新区引进的美国Rambus随机存储项目、大唐电信安全存储项目均与长鑫项目具有关联性;二是推动相关企业围绕合肥市成熟产业开展相关领域的市场拓展,例如围绕汽车产业合肥宏晶微电子等开展汽车电子芯片设计、围绕家电产业合肥安谱隆等开展射频芯片设计、围绕大健康产业华米科技开展可穿戴芯片设计等。
建设强有力的保障
集成电路企业具有前期投入较大、见效较慢的特点,为此,合肥高新区积极营造优良的产业发展环境,为集成电路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在政策上,出台合肥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政策,为企业减负;在人才上,引进集成电路人才培训机构并积极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做好对接,提高人才实操能力;在资金上,建立集成电路专项基金,提供多种金融工具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2018年8月发布的《合肥高新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提出,“鼓励国内外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来合肥高新区设立独立法人企业或研发机构,对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集成电路企业,按实际到位资金的5%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新引进生产性的集成电路企业,按照双向约束原则,给予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10%的补贴,自企业落户年度起连续补贴3年,单个企业累计补贴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
而在人才引进方面,《合肥高新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明确,两院院士、中央“千人计划”入选专家在合肥高新区创办企业,给予创办企业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专家、中央“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专家、安徽省“百人计划”入选专家在合肥高新区创办企业,给予创办企业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此条政策要求创业人才是企业的主要股东且占公司股份不低于20%。奖励资金在创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后予以兑现。
有消息称,目前合肥高新区正紧抓机遇、聚焦资源、突出重点,力争到2020年园区集聚200家设计企业,建设具备全国影响力设计基地,建设2-3条8吋、12吋以及化合物半导体制造线,制造能力辐射覆盖全国乃至全球,配套建设技术领先的封测基地及区域性的材料装备中心,助力合肥集成电路产业挺进全国前五位,打造“中国IC之都”。